遭性侵13年后,她选择了死。别让无知成为暴力的帮凶!
4月27日,年仅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,用上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她去世的8天前,曾接受过一个视频采访。如今翻看这个视频,林奕含当时语气轻柔,几度哽咽,压抑着痛苦与纠结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i0500rncfxv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在这件事情当中,林奕含的父母是严重失职的。他们是知识分子,注重孩子的学习,却把女儿送进了狼窝。女儿主动对妈妈说:“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,就是没有性教育。”但妈妈诧异地看着她,回答:“什么性教育?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。”她还告诉女儿“你要做个有自尊心的人”,意思就是“自尊心应该缝起她的嘴”“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,因为这太脏了”。
被性侵变成林奕含的错,父母冷漠以待。她的解决办法就是:催眠自己——我爱上了老师。事实却并非如此。她的字句中充满对此人的恐惧。
生活总是用一次又一次的悲剧提醒我们,有些问题需要重视,也必须重视。可等到事件过后,一切又都会回到常态。
性骚扰、性侵犯是社会一直放任、每天都在发生的“屠杀”。
家庭、校园内性教育的缺失——孩子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;
法律的不健全——对受害者保护不够;
社会陈旧的价值理念——女生失去了贞操就是贱货;
这些都让加害者有机可乘,让受害者更多地只能选择沉默。
林奕含事件发生以后,我们在妈妈群里做了一次调查,结果比我想象中更加严重——近80%的妈妈小时候都遭受过性骚扰(或者更严重的性侵犯)。她们当时有的沉默,有的选择了勇敢地告诉父母,但几乎没有人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保护和安慰。
为母则刚,为了保护儿女,她们现在决定把痛苦的过去说出来:
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同事家作客,她老公把我叫进房间,掏出阳具让我亲。我吓跑了,跟妈妈说,以后不去这个阿姨家里。可是妈妈不信我,还骂我没礼貌,说叔叔对阿姨很好!
多么可恨的“熟人”,多么可怜的女孩,多么可悲的父母!
这只是冰山一角,这些事情,每天都发生着。
通常,这类性侵都是“熟人作案”,如老师、邻居、亲属或者是父母的朋友。孩子在遭受性侵后,很少会主动告诉父母。即便告诉父母,可能也会被“不要乱说”顶回来。孤立无援中,孩子只能选择默默忍受。
如果是被一个陌生人性侵,孩子反而容易说出口,父母以及外界也会一致认为是对方的错。
台湾心理学专家吕静淑指出,有些孩子会厌恶自己,她们总会想,如果当时没有去那里,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?如果当时喊出“不要”,对方是不是就会停止侵犯?如果……
孩子迷失在“如果”中,慢慢就开始否定自己、厌恶自己。更难以启齿的,是孩子可能会开始享受这段不正常的关系。这时,她们内心的矛盾就会更加强烈,甚至会憎恶这样的自己。
这种自我否定的过程,可能会延续一生。有些人会认为,对方对自己不好,那也是因为自己不完美、不纯洁,是自己活该。
很多孩子在遭受侵犯以后,甚至没有勇气告诉父母。而作为尽责的父母,请观察孩子有没有以下反常行为:
原来安静内向的,变得暴躁易怒;原来活泼好动的,变得沉默寡言,甚至把自己锁在房间里。
不断做噩梦,从梦中哭醒;还有一些会莫名其妙哆嗦,动不动就尖叫,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。
孩子突然对某人表现出了害怕和回避。
孩子突然喜欢玩火。
会对火和鲜艳的颜色有强烈反应,在画面中可能出现蛇和火的图案。
而那些有勇气把受害经历告诉父母的孩子得到的又是什么?
有的父母选择不相信,有爱的亲朋长辈不可能对孩子不利,或不敢面对真实的结果而自欺说“别瞎说”。
有的父母觉得“丢人”,遮掩的责怪孩子乱说话,或直接骂孩子不自重;
有的闹大了去要赔偿金,仿佛女孩的被伤害是一场交易;
有的自怨自艾抱着孩子哭“你以后可怎么办?”
……
家人的态度让孩子备受折磨,有时甚至比遭遇性侵所受的伤害更大。父母可能会因为起初的不相信,也可能因为顾虑到周遭的压力,希望家丑不要外扬,选择沉默;有些甚至还会责骂,认为是孩子诱惑对方才遭到性侵。
孩子都认为父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,这种不信任和责难,足以摧毁他们。有些父母是无知,而有些父母,则是因为不知道怎样爱孩子。他们也心痛,也懊恼,却无法正确表达。
遇到这类问题,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,在有可能的情况下,都需要在必要时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。实际上,孩子被性侵,父母可以做的事真的不多,唯有陪伴与倾听。不要光说一些大道理或者心灵鸡汤。让孩子把想说的都说出来,也让孩子知道,她不是一个人,不管什么时候,父母都是爱她的。
至于报警,如果足够勇敢,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孩子,那自然是最好的;而更重要的,是心灵的创伤,绝非一时半会儿可以愈合。即便现在好了,在人生的某些特殊时刻,这道伤疤可能又会裂开。学会与自我对话,只有自己的心灵足够强大了,才能拯救自己。
不管是怎样角色的人,都能从这些轰轰烈烈的社会事件背后,有所反思,有所决定。林奕含用死亡的背影留给世人的,我们不该辜负她年轻的生命。
请给我们身边的“林奕含”,更多地接纳,更多地宽容,更多地理解,以及,更早地伸张正义,让她们的生命得到保护,得到慰藉,得以疗愈。
原创、编辑:红豆
介绍:在微信上找到教育孩子的最优解
投稿:xieyin@youmi.net
图片来源:网络
▼
这里的妈妈有才 迷人
她们爱家庭 爱生活
长按二维码关注做一位好妈妈